・  全国连锁
・  医保/新农合定点

025-85262032

当前位置:南京仁品耳鼻喉医院 > 过敏性鼻炎 > 过敏性鼻炎和腺样体肥大该如何分辩

过敏性鼻炎和腺样体肥大该如何分辩

作者: 南京仁品耳鼻喉医院 发布日期:2019-07-29

  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该如何分辨
 
  过敏性鼻炎和腺样体肥大不仅症状相似,治疗方法也异曲同工什么是过敏性鼻炎和腺样体肥大
过敏性鼻炎和腺样体肥大该如何分辩
  先说说过敏性鼻炎。
 
  过敏性鼻炎叫变态反应性鼻炎,简称变应性鼻炎。主要表现为接触变应原(过敏原)后,出现阵发性的流鼻涕、鼻塞、打喷嚏、鼻部发痒、咳嗽,还可能有眼、耳、腭部瘙痒。患病时间长了,孩子容易烦躁——谁天天鼻子不舒服,还能有好心情。
 
  患上过敏性鼻炎,和反复接触过敏原,有必然联系。因此,在2岁以下的娃娃中,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较低,但不是完全没有。4岁以后,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陡然升高。有数据显示,到8岁左右,发病率达14%。总体上,我国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在7.83%—20.42%。这一比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。
 
  有些孩子随着年龄增长、免疫功能完善,过敏性鼻炎会慢慢好转。
 
  再来说说腺样体肥大。
 
  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,藏在鼻子的最后面、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(如下图),向下通往口腔,与两个扁桃体形成“品”字结构。
 
  对婴幼儿来说,腺样体是一个免疫器官,能在一段时间内,给免疫功能“加持”,抵挡病毒、细菌的入侵。
 
  腺样体的生长曲线呈∩。即出生后,腺样体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长大,3—6岁是其个头最大的时候,也被称为腺样体生理性肥大。10岁,人体其他免疫防线日渐完善,腺样体功成身退、逐渐萎缩。到成人阶段,几乎就看不见了。
 
  那么,过敏性鼻炎和腺样体肥大,为啥老是前后脚地找上门来!
 
  1.因为有过敏性鼻炎,鼻腔管道内时常有各种黏糊糊的分泌物。这些分泌物虽不是感染,但也属炎症,慢慢流向鼻咽部2.病毒、细菌一旦进入鼻腔,会被分泌物粘住,久久不能排出体外。于是,毒物们伺机侵犯鼻黏膜,诱发各种感染。脓鼻涕夹杂着毒物们,顺着鼻腔,深入我军大后方。
 
  3.腺样体和分泌物、毒物们,正面相遇,试图以一己之力,击溃敌军。无奈,腺样体被反复ko。日子久了,腺样体伤痕累累,肿胀、肥厚、增生,再难恢复纤瘦之貌。至此,腺样体从生理性肥大,变成了病理性肥大。
 
  不管它们,最坏的结果是?
 
  “既然,过敏性鼻炎随着孩子年龄增长、免疫功能提高,能自愈;既然,腺样体肥大随着孩子年龄增长,逐渐萎缩——那么,就可以不用管,等它们自愈咯?”有的父母问。
 
  随着我国空气污染的加重,有“自愈好运气”的孩子,越来越少。
 
  过敏性鼻炎也好、腺样体肥大也罢,若放任自流,可能导致如下恶果。
 
  1.鼻黏膜持续有炎症,对外界刺激会越来越敏感。孩子闻到烟味、呼吸道冷空气,都会打喷嚏、咳嗽、流涕。甚至从单一过敏,进展为多重过敏。
 
  2.各种分泌物堵住鼻后孔,会造成孩子呼吸困难。有些孩子睡觉打呼噜,就是因为呼吸费劲。这会造成脑缺氧,影响身体、智力发育。白天,有些小孩没精神、头痛、头晕、记忆力下降、反应迟钝,都和缺氧有关。
 
  3.鼻咽部分泌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,可能会逆行至中耳,引起分泌性中耳炎,甚至化脓性中耳炎,从而耳闷、耳痛、听力下降。
 
  4.由于鼻子长期通气不畅,孩子不得不张口呼吸,气流冲击上颌,慢慢地,圆脸变成鞋拔子脸(如下),美人因此长残。
 
  两病都有,怎么办?
 
  过敏性鼻炎和腺样体肥大在治疗手段的选择上,极为相似。
 
  理论上,过敏性鼻炎控制得当,腺样体也会消停下来。反之,腺样体不再堵住鼻腔,鼻炎治疗的效率也会提升。
 
  治那么久,为什么不见好?
 
  这里要排除一个理解误区:症状不缓解,有时罪在细菌、病毒等继发性感染。道理上面已经讲过了。
 
  父母可以观察一下:过敏性鼻炎或腺样体肥大的鼻涕是清水样的,拿去化验分泌物组织,会发现嗜酸粒细胞增多。如果是感染,会看到脓鼻涕、粘稠,分泌物组织化验会看到中性粒细胞增多,那治疗时,就要加用抗感染的药物。
 
  多一句嘴:如果孩子同时有过敏性鼻炎+腺样体肥大,超级容易感冒。而且,别人1—10天就痊愈了,TA们的病程就是“论持久战”。
 
  长时间过敏的孩子该怎么办?
 
  如果孩子持续性过敏,如尘螨过敏,那岂不是得一辈子用药?
 
  有一部分过敏性鼻炎属于季节性,多是在春秋两季、花粉泛滥之际发作。针对这类孩子,父母要总结经验:往年,孩子都是在什么日子犯病的?是出远门踏青发作,还是掐准了日子发?
 
  找到时间规律后,家长可以给孩子预防性使用抗组胺抗药。这样,即使发作,症状也会轻很多。
 
  但不幸的是,有些孩子是持续性过敏,和季节没关系。他们就得悲催地常年用鼻喷激素,一步步将使用剂量和频次,调整到最小。其间,如果发现症状加重,马上改回上一阶段的用药方式。若效果不佳,再往前追述、调整……一直到症状控制住,甚至自我感觉不到症状——体格检查能看到鼻腔黏膜仍是肿胀、苍白,但日常几乎没有鼻塞、大量流涕。
 
  在用药期间,父母要定期带孩子复查内分泌水平。一旦发现有不良影响,就要在医生指导下停药。
 
  坚持规律用药,病就治好了吧?
 
  错!
 
  不论是对过敏性鼻炎,还是腺样体肥大,在用药基础上,还要做一件事:清洗鼻子。
 
  1.孩子不会擤鼻涕,清洗鼻子能去除分泌物,带走过敏原;2.分泌物没了,鼻塞缓解,孩子会感觉舒服些;
 
  3.稀释炎性物质,减轻过敏反应;
 
  4.鼻腔冲洗干净,再使用鼻喷药物时,没有鼻涕挡着,效果更佳;清洗鼻腔的时候要注意两点:1.不能只洗鼻尖尖那一点地方,得把鼻腔内部、鼻窦都冲一遍,说白了,水从左鼻孔进、右鼻孔出,才是洗到位;2.可以用1%—2%的高渗盐水冲洗,有收敛作用,减轻水肿和充血。
 
  腺样体到底切不切?
 
  腺样体在过敏性鼻炎的反复刺激下,过度膨胀。有些孩子和家长就会面临一个很痛苦的抉择:切,还是不切?
 
  这两年,关于腺样体肥大切不切的判断标准、适合切的年龄尺度,各个医院、医生说法不一(也难怪父母们犹豫不决)咱们上面说了,鼻塞长期不畅,最怕的结果是什么?孩子脑缺氧呗!那如果能测出孩子睡觉时,有没有缺氧、是不是憋气——这是不是最有意义的判断标准?!
 
  检查:1.睡眠中鼻孔气流量;2.血氧饱和情况;3.心脏缺氧情况;4.睡眠结构(深度睡眠够不够)。
 
  如果在睡眠中,孩子的缺氧达到中度以上,白天精神状态差,且生长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人,果断切了腺样体!
 
  从年龄看,一般主张4岁以上切。手术是在全麻下进行,麻醉药物很快就能代谢掉。身体里面没有麻药了,神经系统就会恢复正常。因此,手术的麻醉安全性较高,父母不用担心孩子就这么变傻子了。
 
  如果睡眠监测的结果很差,可以放低年龄限制。
 
  腺样体还会长出来吗?
 
  “据说腺样体切了还会再长?那到时候该怎么办?”这是父母的另一个困惑。
 
  这得分情况。有极少数孩子切了腺样体,睡觉还打呼噜。父母就觉得,手术没做好、没切干净,复发了!但也有可能,这些孩子是天生舌头肥厚、舌根后坠、脖子短,或者本身就很胖。对于这些孩子,如果复查睡眠监测,没有明显憋气,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。
 
  另一种情况是,如果手术时有残留腺样体,再加上过敏性鼻炎一直得不到有效控制,那确实可能出现腺样体再度肿大的情况,可以继续药物保守治疗,观察随访。
 
  仁品耳鼻喉专科医院提醒您,如若发生疾病,建议前往正规的耳鼻咽喉科,不要病急乱投医。市场上有很多人会瞄准一些患者受该症折磨太过长久而乱投医,如果您还想了解比较详细的治疗方案,请在线联系025-85262032。
  拾景焱鼻科主任
 
  医生简介:毕业于徐州医科大学,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。擅长鼻部、咽喉部疑难杂症的诊断与治疗。
 
  专业擅长:慢性鼻炎、鼻窦炎鼻息肉、鼾症、小儿鼻炎、咽炎、扁桃体炎、声带疾病。